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向遼寧反饋“回頭看”及專項督察情況

  

  本報北京5月13日電 (記者寇江澤)近日,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四川、貴州、山東、安徽、陝西反饋“回頭看”及專項督察情況。

  督察指出,山西省、湖北省高度重視“回頭看”工作,邊督邊改,立行立改,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。

  四川將全省 30.5% 的國土面積劃為生態保護紅線范圍;投入 3.4 億元推進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。

  貴州投資近80億元用於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問題整治;促進了吳江和清水河流全磷汙染治理,烏江幹流水質自2018年以來首次達到標准。

  山東在全國率先建立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,2018年以來,省財政兌付各類生態補償資金18.9億元。

  安徽啟動巢湖半島等 5 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工作,大力推進 27.6 平方公裏的十八聯圩濕地建設。

  因此在這方面,這個行業整體的狀態就是任重而道遠,所以將這個行業歸屬於朝陽產業也並不為過,做得好,是對社會的貢獻,同時企業本身也會具有一定的獲益。當然除此之外,像塑料回收等相關的行業也是需要受到關注的

  陝西繼續推進水汙染防治,主要河流水質越來越好。

  檢查員指出,盡管五省考察了整改工作,雖然取得了重要進展,但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思想認識和實施方面仍存在差距。一些整改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甚至還有敷衍整流,表面整流和假裝整流等問題。

  四川全省 192 個應於 2018 年建成的生活垃圾處理項目,截至 ” 回頭看 ” 時仍有 77 個尚未開工。截至 ” 回頭看 ” 時,貴州全省仍有 15 項整改任務未按期完成或未達到序時進度。山東省住房和建設廳和原省國土資源廳放寬了要求,取代了整改處罰。已有400多家未獲得土地使用和規劃許可的企業能夠“完成整改”。安徽省林業部門沒有按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要求進行整治,一直隱瞞了安徽揚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占用和非法調整。第一輪檢查人員將陝西黃陵煤化工公司汙染轉移了5次,陝西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整改。

  督察要求,山東省委、省政府要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,對失職失責問題,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,厘清責任,並按有關規定嚴肅、精准、有效問責。  督察強調,自治區黨委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,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,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。

相關文章:

以檢驗員整改為契機推進長江保護工作

全國“無垃圾城市”建設試點全面啟動

昔日“鐵老大” 如今上“雲”了

江蘇省生態環境公報

陝西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整改不力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突出

Komentariši